一個轉念,
處處皆是遊樂場。

遊樂場,
既是玩樂設施、公共空間,
亦是童年回憶的儲存庫、心靈的棲息處。
安全範圍中,伴隨著一些瘋狂、期待與未知,
驚喜處處。

「疫」境之中,更要發揮「處處皆是遊樂場」精神,
提升身心的抗疫/逆力。
無論世界如何,遊樂場就在心裡。

隨心任玩

有別於傳統遊樂場,這裡的遊樂設施全是藝術家的作品,全部「隨心任玩」。

  • 開心英雄(Happiness Hero)斯圖爾特‧森堡(英國)代表作《喜泡泡》首度「空運」到港!無間斷發放笑臉泡泡,放送希望,鼓勵大家勇敢追夢!
  • Jen LEWIN(美國)的《心水清》,借助內置震動感應科技,光影與觸感互動,開拓我們對空間和自我的想像。
  • 楊理崇(香港)的《陸合彩》,發揮鞦韆的高度與速度,並加入聲效,捕捉流動的心情故事。
  • ENESS(澳洲)的《搖搖光》,施展搖搖板的魔力,結合智能燈光,將天涯海角的人連繫起來。

作品各自配對「#希望」、「#反映 #連結」、「#平衡」和「#共聚 #分享」四組關鍵詞,進一步探索藝術、遊玩與心靈之間唇齒相依的關係,開拓更多閱讀的可能。